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状况及效果的重要途径。为增强评价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引导、激励和改进功能,建立切实有效的评价机制,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特制订本方案。
一、评价的主要原则
1、坚持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力求建立既体现教学规律,又有利于师生平等交流的简便易行、客观有效的评价形式。
2、坚持学生评价、教师自评、同行评价、学院教学督导组评价相结合,实行以学生评价为主,其他评价为辅的运作方式。
3、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将定性指标要素转换成直截了当的用语,通过赋分把应答式定性阐述的等次结果转化为相应的分数,实现评价结果的量化。
4、坚持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与教学质量优秀奖评定相结合,以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为主要依据实施教学绩效奖励,探索激励功能的评价机制。
二、评价的指标体系
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以该门课程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作为评价客体,学生和教师(含本人、同行和督导组)作为评价主体,针对不同评价主客体的性质特征,分别制订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详见附件)。
三、评价的实施办法
1、每学期期中,以班级为单位发放学生课堂评价表,对所开设课程进行评价。
2、学生评价表按分值乘以相应的权重(详见评价指标体系)取平均,即得到该门课程的评价得分(四舍五入取整)。
3、每学期还继续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听课和抽查,填写督导组听课评价表,作为评优的参考。
4、每学期中学院按照评议问卷的指标要素,召开一次学生评教座谈会,座谈会的评价结果作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补充。
四、评价结果的核定与应用
1、评价结果最终以等级形式记载,85分及以上为优秀,70-84分为良好,60-69分为合格,59分及以下为不合格。
2、学生评价得分在65-84分的课程,以学生评价结果作为最终评价结果,不再进行修正和复核。
3、学生评价得分为65分以下或优秀的课程,按5:3:2的权重对应学生、督导组和同行的评价结果进行修正。
4、实施学生学习绩效加分制度。授课教师在指导学生参加学院以上部门举办的对应课程的各种技能比赛和社会实践活动取得成果的,依据获奖的级别及取得的名次,给予该教师相应课程的评价加分。
5、实施课程教学评价与日常教学情况挂钩,日常教学中出现较大教学事故的课程,该门课程的评价结果相应降低一等;出现严重教学事故的,该门课程的评价结果相应降低二等。并取消该门课程任课教师参评教学质量优秀奖的资格。
6、评价结果以书面形式反馈给教师本人,并逐步与职称晋升、岗位津贴等挂钩。
7、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为不合格的课程,要暂停任课教师该门课程的教学,限期整改,经考核达标的,准予试教;第二次评价仍为不合格,又无其他课程讲授的,将调离教学岗位由人事处另行安排工作,直至解聘。
附件 1 :学生评价指标体系
( 1 ) 课堂理论教学方面
该指标体系由 4 项评价指标,13 项指标要素构成,是制订课堂教学学生评价表的依据。
评 价 指 标( 权重 ) |
指 标 要 素 |
分值 |
教 学 态 度 ( M 1 =0.15) |
1、充满教学热情,为人师表。 2、关注学生学习,严格课堂纪律。 3、作业批改认真,辅导答疑及时、耐心。 |
0.05 0.05 0.05 |
教 学 内 容 ( M 2 =0.30) |
4、熟悉所授内容,讲解流畅,不照本宣科。 5、基本概念、术语讲解准确,易懂。 6、表达清楚、教学内容新颖。 7、重点、难点明确,举例恰当。 |
0.05 0.05 0.10 0.10 |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M 3 =0.25) |
8、注重与学生交流,善于因材施教。 9、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0、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设备。 |
0.05 0.10 0.10 |
教 学 效 果 ( M 4 =0.30) |
11、学生掌握了该课程的基本知识点。 12、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思维得到拓展。 13、学生本专业相关业务能力明显提高。 |
0.10 0.10 0.10 |
( 2) 实践教学方面
该指标体系由 4项评价指标,13项指标要素构成,是制订实践教学学生评价表的依据。
评 价 指 标 ( 权重 ) |
指 标 要 素 |
教 学 态 度 ( M 1 =0.15) |
1、充满教学热情,为人师表。 2、关注学生操作情况,严格实训纪律。 3、作业批改认真,指导及时、耐心。 |
教 学 内 容 ( M 2 =0.30) |
4、结合课堂教学,有助于巩固理论知识。 5、实践性强,有助于动手能力培养。 6、结合专业特点,有利于主要技能培养。 7、专业术语表达准确、简洁易懂。 |
教 学 组 织 ( M 3 =0.25) |
8、安排有序,岗位明确,无事故发生。 9、示范确切、得体、有针对性。 10、实训任务饱满,无人闲置。 |
教 学 效 果 ( M 4 =0.30) |
11、学生掌握了相关操作技能和知识点。 12、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提高。 13、学生能进行规范、安全的操作。 |
教 师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 1)课堂理论教学方面
该指标体系由 4项评价指标,13项指标要素构成,是制订课堂教学教师评价表的主要依据。
评 价 指 标 ( 权重) |
指 标 要 素 |
教 学 态 度 ( M 1 =0.15) |
1、充满教学热情,为人师表,无迟到早退现象。 2、备课认真,教案规范。 3、教学认真,要求学生严格,注重与学生交流。 |
教 学 内 容 ( M 2 =0.25) |
4、教学进度把握得当,教学内容新颖,教学信息量足够。 5、基本概念、原理、术语讲解准确、生动,易于理解。 6、 重点突出,难点处理得当,举例典型。 |
教学方法和基本功 ( M 3 =0.30) |
7、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8、注重知、能转换,重视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9、语言表达流畅、清晰、简洁。 10、专业术语和图文表达准确、板书清晰,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 |
教 学 效 果 ( M 4 =0.30) |
11、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回应教师的讲解。 12、学生潜在积极性得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 13、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答有关问题。 |
( 2) 实践教学方面
该指标体系由4项评价指标,13项指标要素构成,是制订实践教学教师评价表的主要依据。
评价指标 ( 权重 ) |
指 标 要 素 |
教 学 态 度 ( M 1 =0.15) |
1、充满教学热情,为人师表,无迟到早退现象。 2、实训准备充分,有实训指导书。 3、教风严谨,要求学生严格。 |
教 学 内 容 ( M 2 =0.25) |
4、突出应用人才培养要求,教学实践性强。 5、符合行业标准和规范,针对岗位关键能力。 6、注重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传授,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 |
组织管理和基本功( M 3 =0.30) |
7、组织有序,学生岗位明确,无放任自流现象。 8、实训量安排恰当,符合教学进度规范。 9、指导及时、到位,针对性强,设备和场地整洁。 10、专业术语表达准确,示范确切、得体。 |
教 学 效 果 ( M 4 =0.30) |
11、学生能独立进行规范、安全的操作。 12、学生能掌握操作的基本原理及相关知识点。 13、学生实训作品有创意,达到一定的标准。 |
马克思主义学院
二0一七年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