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我院教师参加“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建设”研讨会

日期:2025-06-30来源: 作者:关注:

6月29日上午,由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主办,教育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虚拟教研室、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西安交通大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承办的“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建设”研讨会在西安交通大学成功举行。来自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西安石油大学、石河子大学、延安大学等高校的四十余位专家学者共同出席本次研讨会。作为西安交通大学对口帮扶院校,我院教师张萍应邀参加本次研讨会,张萍在会上作交流发言。

682DC

研讨会聚焦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前沿问题,旨在探索AI赋能思政教育的新理念、新路径与新范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研讨会主题发言环节,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李重教授以《人工智能赋能思政教育的思考与实践》为题,介绍了西安交通大学研发的“思政云宝”数智平台在实现教学精准评估、校企协同育人与践行教育数字化战略方面取得的相关成就。

交流发言环节,来自石河子大学、延安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十余所高校教授、专家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内容供给精准化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学理素养提升研究”“人工智能赋能艺术思政的思考与探索”“人工智能时代思政课教育的三重悖论”等主题展开交流讨论。

14EC8

我院张萍教授作了《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思政课高质量发展》主题发言。她指出,人工智能时代思政课建设面临巨大挑战与机遇,必须敏锐洞察时代趋势,积极拥抱技术变革,将人工智能这一强大引擎有效融入思政课建设,破解传统教学中的痛点难点,提升育人实效。因此在教学模式的革新上,人工智能可以助力实现从“千人一面”到“精准滴灌”的跨越;在教学场景的拓展上,人工智能极大地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营造了泛在化、沉浸式的学习环境;在教学评价的转型上,人工智能推动评价体系从关注单一结果分数转向关注全景化、动态化的学习过程。并强调,在热情拥抱人工智能带来的巨大机遇和广阔前景的同时,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理性认知,深刻把握技术应用的边界,恪守思政教育的基本原则,确保技术赋能始终行驶在正确的轨道上。(通讯员:蔺怡轩 审核:张萍)

上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开展“重温初心强信念 砥砺前行担使命”主题党日活动 下一条:优秀校友、西安市教学能手李宁做客“红烛讲坛”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作报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