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下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在1218召开了新学期第一次集体备课会,全体教研室教师参加,备课会由教研室主任张巧利主持。
与会老师就如何上好新学期第一课进行了讨论交流。
就本门课程第一课导论的内容及教法,陈小红、杨敏老师就第一课即导论课的相关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了交流。她们认为:“导论课中有五部分内容,在讲授中重点是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及其关系讲清楚,这其实是本门课的一个基本脉络。”
就本门课程第一课导论的课时安排问题,柳青华、冯晶、姚烨老师就他们各自对导论课时以及自身体会做了交流。
单剑峰、孙晓珍老师认为思政课是一门比较枯燥的理论课,怎样吸引学生上课,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如何将社会热点问题以及其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课程做了交流。
张巧利老师就导论内容教学安排做了说明。导论有五个点(为什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成果极其相互关系,学习本课程的意义方法),内容较多,而且有些内容在以后的章节里会再次出现,所以不要面面俱到,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详略得当,以免与后期内容重复过多。

副院长单剑峰总结讲话中说,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要讲好需要下功夫,加强理论学习和积淀,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做好师生互动是提高思政课实效性的重要条件,要努力寻找课程内容中有利于师生互动的要点,发挥学生主体性,从而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
本次集体备课会有助于教研室老师统一教学步调,增进交流,互补长短,共同提高。(通讯员:贺晴;审核人:单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