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9日
各位校友、领导、来宾,朋友们,老师们,同学们:
62前的这个季节,来自西安美院、陕西师大、西北大学和渭南县的50多名干部教师汇集在渭南县城的西郊,距离此处两公里的杜桥,开始了艰苦的创业。他们的任务是建设一所大学,这所大学叫做渭南师范学院。然而,创业者们面对的却是没有一砖一瓦的一片坟地,是大饥荒下饥肠辘辘的民众,是渭南20多万要离开故土的三门峡库区移民,建校的难度可想而知。但是,这些忠诚的勇士没有退缩,用他们的智慧与激情迎难而上,开启了渭南高等教育的新纪元。
他们散居在附近几十户村民家中,克服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在三个多月时间里建起了一所学校,迎来了第一批40多名学生。
一位当年的创业者回忆说:“为了建房,我被派到华阴三门峡库区采购移民拆掉房屋的木料。白天头顶烈日,在残垣断壁间穿行,给一堆堆被烟熏黑的檩条、柱子上,用粉笔写上“渭院”二字,表示已被采购,晚上和留守的移民同住在四面来风的草棚里,在如豆的油灯下拨着算盘算账、付款。在完成这项任务以后,我又被派到到铜川联系水泥。那时候的水泥非常紧俏,搞几百吨水泥难于上青天。既不许请客送礼,更不能送红包,只能强拉关系,乞哀告怜。每天早上8点前就到水泥厂供销科门外,等人家开了门便尾随其后,帮人家扫地、抹桌子、提水、倒纸篓。干完这些活,找个地方坐着,随时听候差遣,像个驯服的临时工,虽然心里窝火,但是脸上还要装得笑容可掬。如此这般软磨了半个月,总算订到了水泥。接着又去火车站联系车皮,其难度丝毫不亚于买水泥。”
这位老校友还回忆说,由于渭南师院建校当年未列入高考统一招生计划,只能在全省高校录生之后,到各县去录取落榜生。他们兵分三路:一路去陕北,一路去陕南,一路在关中。他的任务是去宝鸡招生,骑着自行车从渭南到西安,从西安到凤翔,从凤翔到宝鸡,从不叫苦。
校舍虽然简陋,只是50多间砖木平房,却能为师生遮风挡雨,也没有妨碍教师的精业与敬业、学生的刻苦与成才。教师中,不乏像后来成为全国知名鲁迅研究学者段国超老师那样的专家校友,不乏像毕业于新加坡大学回国建设新中国的陈超力老师那样的爱国者。至于学生,有老校友回忆说,尽管学校各方面条件都很差,但是无需进行入学思想教育,他们不但一个个安心满意,而且学习都很刻苦。校风无可挑剔,学风无可挑剔。
1963年底开始,渭南瑞泉中学的师生发现,他们学校陆续运进了大批的桌椅板凳、办公用品、图书杂志,来了一批个个知识渊博,上课旁征博引,教书特别负责的老师。这些物,这些人,来自建校才三年的渭南师范学院。由于国家经济困难,渭南师范学院下马停办了。
14年后的1978年,改革的春风吹到了渭南。为了培养急需的中学教师,陕西省决定,在渭南设立陕西师范大学渭南专修科,前辈们在南塬山坡上开始了第二次创业。3月开始建设,6月学生入学。同样是三个月,建设还是那么艰苦,条件还是那么简陋,教师还是一样精良,学生仍然求知若渴。
当年年底,师大渭南专修科改为渭南师范专科学校,一批来自西安交大、西北大学、西安矿院等高校和渭南瑞泉等中学的优秀教师不断充实着学校的教师队伍,学校绵延不绝,持续发展的历史由此开始。与此同时,学校也成立了承担全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政治教研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历史也由此开始。
1983年,在与南塬师专隔城相望的渭河南岸,又一个培养教师的学校“渭南教院”宣告成立,为后来的渭南师范学院成立埋下了伏笔。同年,南塬上的师专开始开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专业办学历史由此开始。
2000年前后是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时期,城外的渭南师专、城内的渭南教院跟上了时代的步伐,两校在陕西省、渭南市两级政府,乃至教育部的支持下,果断合并。2000年3月,新的渭南师范学院在渭南五百万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成立,渭南作为关中各地唯一没有本科高校的历史宣告结束。
然而,抓住了机遇,也迎来了挑战,两校的校舍远远无法满足学校的快速发展。更高的办学层次,更大的招生规模,也需要层次更高、规模更大的校园。学校上下,开始了第三次艰苦创业。从2000年3月到2007年,前后7年时间,全校教职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智出智,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日夜奋战,劳尽心血,将一个在当时气派宏大,被誉为陕西高校最靓丽的校园展现给了渭南人民。
本世纪一十年代末期开始的富平校区建设,是学校的第四次艰苦创业大发展时期。短短几年时间,从上到下,无数人同样克服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无怨无悔,任劳任怨,来回奔波于渭富两地,将又一个美丽、宽敞,格调清新,设施先进的校园呈现给了渭南人民,既为学校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成为富平60多万干部群众的骄傲。
2017年7月,学校成立了独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马克思主义学院”,至今将近5年。5年来,伴随着学校近几年来各方面日新月异的变化,乘着学校持续深入、循序渐进改革的东风,在学校党政和各部门的不断指导、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下,在学院广大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院力量不断壮大,改革持续推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师工作的创造性、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热情不断得到激发。目前,学院已有教师48人,教师学历、技术职务不断提升,科研水平不断提高,正在朝着学校“第一学院”的目标迈进。
60多年来,学校为社会各界培养输送人才8万以上。包括我院各专业毕业生在内,包括在座的校友在内,我校毕业生中不少人在教育、管理、经济、科学研究等各行各业为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为基础教育,尤其是渭南地区的基础教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此,我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向历届毕业校友,特别是以往政教专业、政史专业、社会工作专业、2018届历史专业的毕业校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送上学院的问候。
60多年来,学校的发展,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不断改进,靠的是历代教师、历届领导的辛勤劳动。在此,也向已经退休的老教师们、老领导们和在岗的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60多年来,学校的每一次大发展,每一项教育教学改革,都离不开学生的理解与配合。在此,也向已经毕业的、尚未毕业的所有同学说一声谢谢。谢谢你们。
60多年来,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以来,我们的专业教育、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也得到了兄弟高校、中小学校和民政、教育、文化等社会各界的支持,我们也借此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盼望能继续支持我们。
回顾学校60多年的历史,思政课至少40多年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学院虽然不到5年的历史,我们感慨万千,感触良多。
我们更加坚信,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方向准确、快速前行的正确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我们做好工作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必须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各项工作中得到充分、彻底、完全的运用,不仅要在马言马,更要言马行马。
我们坚定认为,切实育人是我们的强校之途、兴院之道。没有学生的成才,我们的工作就失去了意义,我们的存在就没有价值。致力于学生的不断进步,才能促进我们的事业不断发展。
我们仍然认为,教育是崇高的事业,至少可以成为崇高的事业。这种崇高来自于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我们本应有的,我们绝大部分老师也的确有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我们在教育人的同时也在自觉或不自觉的教育自己。
我们没有忘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我们的天然使命。我们,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应当深刻理解为党、为国培育人才的含义,在不断地发现、反思中探索人才培养的高效方式,走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最前列。
各位朋友、领导、老师、校友、同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需要大家的继续帮助、支持、配合。有了大家的帮助、支持、配合,马克思主义也一定会发展。愿我们一起努力,共筑辉煌!
谢谢大家。